员工天地

年——游子的精神寄托
创始人 2022-03-07 16:16:33 0

“年年游子惜余春,春归不解招游子”,贺铸一首《惜余春·急雨收春》道出多少在外求学或务工的游子之心。正值春节刚去,又有多少游子要告别故土,奔向那承载着梦想和生活的远方。有人说,随着时代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许多儿时的期盼已经渐渐消失,饺子、新衣服、丰盛的餐食,现代人习以为常,感觉过年和平时并无两样,那么,年还有必要过么?我的回答是——年,必不可少。

不可否认,我们的国家已不是30年前的中国,我们的人民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厚,衣服从百元内的平民款到上百万元的奢侈品,种类繁多,琳琅满目,我们日常选购衣服已经变成国人一种甜蜜的负担;在袁隆平爷爷的努力下,我们日常的吃食花样繁多;老一辈人一年到头来只吃一次的白米白面,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,已经是每日的必备,甚至对于鱼肉蛋,我们可少食,为的是追求健康。所以年对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来说,可能物质上的满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。“邻墙旋打娱宾酒,稚子齐歌乐岁诗。”、“巧裁幡胜试新罗,画彩描金作闹蛾。”、“律转鸿钧佳气同,肩摩毂击乐融融。不须迎向东郊去,春在千门万户中。”这些景象也不再是过年独有。

但是,年,对于当代人来说,有着更丰盛的精神意义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许多人背负着自己人生的梦想和生活的希望,远离故土,来到千里之外。一年中也就只有春节,他们可以毫无负担的回到自己的故乡。去看看自己的父母,去陪伴自己的孩子,享受着人生的美满,在外的漂泊无依、在外的孤苦伶仃、在外的眼泪和汗水,仿佛都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而远去。“乡心新岁切,天畔独潸然。”、“入春才七日,离家已二年”、“十年旧梦无寻处,几度新春不在家。”句句皆是新春佳节时游子对故土的思念。回了家的,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短暂的快乐时光,没回家的,佳节更思亲,想着家里的亲朋好友,盼望着在下一个春节能够见到他们,春节变成了人们一种精神的寄托。

春节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它对于所有流着中华民族血液的同胞们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,是人们一年辛劳的结束,是人们一年相思的结束,是人们一年苦难的结束,也许这种结束是短暂的,是转瞬即逝的,但是,在新年的那短暂的时光里,游子们可以卸下行囊,回归故土,幸福且美满,这就足够了。